革新企業服務生態
各設區市、縣(市、區)知識產權局、版權局、工商聯,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持續推進“正版正貨”承諾活動有效開展,不斷提升商貿街區、專業市場等流通領域的知識產權管理能力與保護水平,加快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實施方案》(蘇政辦發〔2019〕74號)及有關要求,現將2022年度江蘇省“正版正貨”示范街區、示范行業項目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類型
2022年度江蘇省“正版正貨”示范街區、示范行業項目包括:
1.“正版正貨”示范街區項目(以下簡稱示范街區項目);
2.“正版正貨”示范行業項目(以下簡稱示范行業項目)。
二、申報主體
示范街區項目申報主體為:江蘇省內注冊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商貿街區或者專業市場;
示范行業項目申報主體為:江蘇省內注冊的屬于以商品營銷企業為主體的行業協會、商會。
三、申報條件
(一)示范街區項目
被認定為市級“正版正貨”示范街區的商貿街區或者專業市場[包括2018年(含)以前承擔過省“正版正貨”示范(創建)街區項目的單位],設有知識產權管理機構,配備1名以上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的專職工作人員;近三年內未發生重大知識產權違法案件。
(二)示范行業項目
屬于以商品營銷企業為主體的行業協會、商會;被認定為市級“正版正貨”示范行業,以及省級行業協會、省工商聯直屬商會[包括2016年(含)以前承擔過省“正版正貨”示范創建行業項目的單位],設有知識產權管理機構,配備1名以上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的專職工作人員;近三年內未發生重大知識產權違法案件。
四、項目任務和績效目標
(一)示范街區項目
1.主要任務
貫徹實施江蘇省地方標準《實體市場知識產權管理規范》(DB32/T 4035-2021),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機構,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工作機制,提升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能力,積極營造商貿流通領域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具體包括:
(1)健全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和團隊。設立相對獨立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配備2名以上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的工作人員,負責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工作的規劃、執行和組織協調等工作,持續開展“正版正貨”示范工作。
(2)推進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建設。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引導商戶(企業)共同遵守和履行“四項”承諾,即不生產、銷售假冒專利或侵犯他人專利權的產(商)品;不生產、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等違反商標法有關規定的產(商)品;不生產、銷售、傳播侵犯著作權的產(商)品、作品;不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參與市場競爭。
(3)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制定知識產權商品準入、索證、檢查、糾紛調解、信用管理等制度,與商戶(企業)簽訂“正版正貨”承諾書,加強日常監管。建立健全知識產權維權平臺,暢通知識產權舉報和維權渠道,建立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機制,開展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建立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信用檔案,對于發生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的商戶(企業)進行曝光處理,情節嚴重的實行退出機制。
(4)開展優質商戶(企業)培育和認定。制定優質商戶(企業)認定、管理和考核辦法,將“正版正貨”四項承諾執行情況融入考核辦法,培育和認定一批“正版正貨”承諾企業。在街區主要入口和通道、商品柜臺、陳列架等展示區張貼街區統一印制的“正版正貨”承諾和標志。
(5)開展知識產權宣傳與培訓活動。利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5?10中國品牌日、新品上市、促銷等時機,持續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宣傳。公示“正版正貨”四項承諾,公布舉報投訴方式,廣泛開展知識產權線上和線下宣傳。每年至少舉辦2期針對街區商戶(企業)的知識產權專題培訓班,提升其知識產權意識。
(6)加強知識產權日常監管。定期對街區(市場)內商戶進行知識產權巡查,積極防范知識產權保護風險,及時向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移送侵權假冒線索,安排專人負責解答知識產權咨詢、接收和處理知識產權舉報投訴。
(7)建立知識產權顧問制度。建立知識產權專家咨詢或顧問制度,聘請相關法律專業人員或專家,提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宣傳培訓、糾紛處理等咨詢服務。
(8)建立知識產權信息管理平臺。項目承擔單位應建立知識產權信息管理平臺,實現示范街區商戶的信息登記、在售商品知識產權(專利、商標、版權等)錄入與管理、知識產權法律狀態查詢等功能,有效預防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的發生。
(9)推進軟件正版化。推進本街區完成軟件正版化建設。
2.績效目標
(1)通過江蘇省地方標準《實體市場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貫標績效評價。
(2)知識產權保護助推實體市場提檔升級,消費者滿意度和商戶信譽度大幅提升。
(3)知識產權保護聯盟作用進一步發揮,“正版正貨”承諾企業申報率不低于80%。
(二)示范行業項目
1.主要任務
(1)建設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和團隊。設立相對獨立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配備2名以上熟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的工作人員,負責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工作的規劃、執行和組織協調等工作,持續開展“正版正貨”示范工作。
(2)推進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建設。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引導本行業企業共同遵守和履行“四項”承諾,即不生產、銷售假冒專利或侵犯他人專利權的產(商)品;不生產、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等違反商標法有關規定的產(商)品;不生產、銷售、傳播侵犯著作權的產(商)品、作品;不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參與市場競爭。
(3)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建立行業知識產權自律監管制度,規范本行業企業經營活動中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行為;建立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機制,開展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建立知識產權違法行為信用檔案,對于發生知識產權違法行為的企業進行曝光處理,情節嚴重的實行退出機制。
(4)開展優質企業培育和認定。制定優質企業認定、管理和考核辦法,將“正版正貨”四項承諾執行情況融入考核辦法,培育和認定一批“正版正貨”承諾企業。
(5)開展知識產權宣傳與培訓活動。利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5?10中國品牌日等時機,持續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宣傳。公示“正版正貨”四項承諾,公布舉報方式,在行業內廣泛開展知識產權線上和線下宣傳。每年至少舉辦2期針對行業協會管理人員以及企業的知識產權專題培訓班,提升知識產權意識。
(6)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定期對行業協會內企業進行知識產權巡查,開展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提醒,及時向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移送侵權假冒線索。設立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渠道,專人負責解答知識產權咨詢、接收和處理知識產權舉報投訴。
(7)建立知識產權顧問制度。建立知識產權專家咨詢或顧問制度,聘請相關法律專業人員或專家,提供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宣傳培訓、糾紛處理等咨詢服務。
(8)建立知識產權信息管理平臺。建立知識產權信息管理平臺,實現本行業企業的信息登記、在售商品知識產權(專利、商標、版權等)錄入與管理、知識產權法律狀態查詢等功能。
(9)推進軟件正版化。推進本行業協會完成軟件正版化建設。
2.績效目標
(1)行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機制進一步完善,本行業知識產權違法案件大幅度降低。
(2)知識產權保護聯盟作用進一步發揮,“正版正貨”承諾企業申報率不低于80%。
(3)本行業協會(商會)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進一步提高。
五、組織方式
(一)項目申報單位應組織好申報材料,簽訂信用承諾書,按屬地原則逐級上報,由設區市、縣(市、區)知識產權局會同版權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材料審核工作,并出具推薦意見。省工商聯直屬商會由省工商聯負責審核推薦。
(二)省知識產權局組織專家評審,研究確定2022年度“正版正貨”示范街區、示范行業入選項目,會同省財政廳下達有關項目經費。
(三)項目實施過程中,省知識產權局組織專家組或委托第三方單位定期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并在項目實施期滿后進行驗收。
六、申報要求
(一)申報單位承擔立項后項目管理、經費使用、目標任務達成的主體責任。項目申報書經法定代表人簽字確認并加蓋單位公章后方可報送。申報材料應真實、準確、規范,如發現相關責任主體在項目申報和立項過程中有弄虛作假、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等不良信用行為的,一經查實,將取消項目申報及立項資格,并記入信用檔案。
(二)申報單位同時進行網上與書面申報,兩種方式申報的內容須完全一致。網上申報通過“江蘇省知識產權項目管理信息系統”(https://pm.jsipp.cn/nbsgd/jsip_pms/main/login.html)報送相關材料。網上申報材料提交后,申報單位將系統生成的項目申報書用A4紙打印,加蓋單位公章后,按項目申報書、附件材料順序裝訂成冊(紙質封面,平裝訂,一式一份),逐級審核后報送省知識產權局。
(三)各設區市、縣(市、區)知識產權局和版權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公平公正地進行審核后推薦,確保申報材料真實可靠。通過省知識產權局分發的用戶名和密碼,登陸“江蘇省知識產權項目管理信息系統”開展轄區內申報項目網上審核工作。每個設區市推薦報送的街區、行業總數不超過5家。省工商聯推薦報送的行業協會不超過5家。
(四)項目申報截止日期2022年1月30日。請各設區市知識產權局將系統生成的本地區2022年度項目申報匯總表和紙質申報材料各一份,審核蓋章后一并報送省知識產權局(寄送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漢中門大街145號省政務服務中心二樓省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綜合受理窗口)。
聯系人:省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處 劉得勝
電 話:025-83279962
江蘇省知識產權局
江蘇省版權局
江蘇省工商業聯合會
2021年12月31日
知更鳥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高企認定、專利申報、商標疑難案件、智能制造補貼、兩化融合補貼,提升企業知識產權價值,專業團隊,全程輔導,值得信賴。